Strida一直是我非常喜歡的單車,非常適合作為在台北的短途代步工具,然而現今版本的Strida雖然功能強了許多,相比舊款卻少了一點Mark Sanders當時設計這款快速折疊單車時的味道。於是我在2年前自網路上購入一台大約10年前的Strida 3.2版本老車,著手研究翻新改造工程,讓這台車有我自己的味道,也向Mark致敬。
英國設計師Mark Sanders最初發表Strida時大約就是我出生的時候,時隔已30年左右。當時這個創新的折疊車設計是他的畢業設計作品,如今卻是個已轉賣給台灣業者經營的品牌。Strida隨著一代代不斷的更新,樣貌越來越接近大眾市場的腳踏車塗裝,個性化的空間有限,因此讓我想要尋找入手的這款舊版已絕版的Strida 3.2來做個性化翻新。
當初我在跟網路賣家買他這台Strida 3.2的時候,發現的確如賣家說的,因為他不常騎所以功能都還很良好,但唯一的缺點是因為賣家住在基隆,車子長期下來在基隆那種潮濕的天候狀況擺著,車架及許多零件都有很大程度的生鏽。所以除了換車子的部件之外,首要的工作還是要除鏽。除鏽的工程需要耗費許多的時間與耐心,因此這個工作就被我擱著到今年才有空利用下班的空檔慢慢手工完成。雖然過程相當辛苦,但完成後的成就感卻是難以言喻。以下從各部位開始詳細說明這台車如何再現風華。
Strida 改造前樣貌
1. 除鏽
由於剛好遇到Strida的皮椅在網路商店特價,因此第一步我就先把他原來的坐墊換成原廠的皮椅。接著開始先把車管上的舊貼紙及車頭的反光貼紙撕掉,然後用酒精把殘膠去除,接著再從手把及龍頭的地方開始,從上而下去除鋁合金車管上舊有已被破壞的電鍍保護層,並將所有螺絲鎖件除鏽。
鋁合金車管的除鏽方式會跟其他不銹鋼螺絲件的除鏽方式不太一樣,鋁合金車管的打磨需要特別小心且細膩的處理。我是準備了號數100、220、400、800、1500的砂紙,從號數最小(最粗)的開始先把表面的一層電鍍層慢慢磨掉,所以剛開始磨的時候會比較醜,整個管子開始變白。當用號數400砂紙磨的時候就可以看到底下的金屬部分露出來,跟原來表面一層膜覆蓋的樣子不一樣,這個時候就要停止用此號數的砂紙再繼續磨下去。接者只要再使用800號的砂紙輕輕把一些磨的不是很均勻的的地方做簡單打磨,最後一個步驟再用1500號砂紙垂直原來打磨的方向把深的紋路做初步抹掉。
至於其他不銹鋼螺絲件的除鏽,可直接先在物件上塗上『穩清去』,接著使用菜瓜布或細砂紙將咖啡色的繡去除,去除完的螺絲及車輪盤的樣子大致就會像下面圖片那樣。
2. 拋光
把一個部位除鏽打磨完之後接著就進行拋光。為了拋光我買了不少材料,不過事實上我認為拋光作業只需要以下幾個東西就能達到效果: 粗蠟、廢布、金屬拋光膏、小型的電磨工具、小型羊毛刷頭。
因為剛開始對拋光不熟悉,怕過度拋光導致鋁材強度減損太多,所以我不用拋光打磨機做拋光作業,而都是徒手進行拋光(時間會拉長很多,但比較好控制)。拿布先沾粗蠟把砂紙的痕跡先初步抹平(此時金屬還不會亮),再把粗臘擦掉,然後再用布沾金屬拋光膏把金屬表面擦一遍。擦金屬拋光膏的時候鋁合金表面會變黑,但只要再另外用乾淨的布把黑黑的東西擦掉,整個表面就會閃閃發亮、亮麗如新了。至於有些比較小的死角地方,就可以用小型電磨工具裝上羊毛輪沾上拋光膏去擦它,效果也非常好。
拋光完成
3. 更換鋁合金腳踏及置物籃
原來的塑料踏板無法折疊,為了收納方便,還是要換一個可折疊的踏板。同樣我在網路上找到MKS FD-7原廠的便宜貨源,這款日本製的全鋁合金折疊踏板非常適合這台車,質感非常好。
而置物籃幸運地我透過小折居單車叫到原廠的噴砂銀鋁合金置物籃,更換上之後跟原先車子配的塑料黑置物籃相比,質感也提升不少。
4. 擋泥板噴鋁色漆
原廠的擋泥板(土除)是黑色的,Strida沒有做銀色的擋泥板,所以我只好依著以前小時候做模型的經驗,去找了田宮的鋁色噴漆將擋泥板噴成和置物籃相同的噴沙銀色。在噴塗完之後,我再噴一層平光透明保護漆增加保護力。整個作業完成之後檔泥板乍看之下就像金屬的一樣。
5. 手把與把塞
原來的手把基本上已經爛掉了,我更換了台灣廠商“SEic微笑元素”所代理的皮製手把,質感比原廠的皮手把配件更好,價格還比較便宜。只不過長度比較長了一點,原來配的把塞鎖不住,因此把塞要另外配。
事實上把塞我挑了非常久,市面上質感做得好的鋁合金把塞並不多,若能直接買Brooks的手把基本上就不用煩惱這個問題。不過,為了節省一些成本,我還是找到了另外適合的把塞,就是這款KINK BMX的鋁合金把塞,專門給極限運動腳踏車用的。由於全鋁色的大缺貨,賣家要跟美國原廠訂貨要等非常久,因此我就還是請賣家出貨黑色的給我,然後我自己褪黑色的電鍍層。其實,自己DIY退電鍍染色層是可以辦得到的,只要將通樂倒到玻璃碗裡加水,然後將把塞丟到這個自製的鹼液裡15秒左右,接著用菜瓜布就可以輕易的把原先電鍍的黑色染色層乾淨地褪掉。等把金屬擦乾後,再上拋光膏拋光,就完成鋁合金色澤的把塞了。
6. 自製皮革車架套
Strida原廠沒有皮革車架套,而市面上也找不到可用的皮革製車架套,且原廠的車架套其實不夠寬,所以只好自己做了。
華陰街的”PiGe-皮革材料”是非常不錯的皮革材料店,老闆人非常好也會給好的建議,我在那邊挑選與皮革手把及坐墊相近顏色的特價油臘羊皮,買一張下來350到700元之間並不貴。接著我到太原路的塑料行買小塊的半透明矽膠墊作為皮革與車管間的止滑墊(1mm及1.5mm厚),再到太原路附近的“Tool Guy 工具人皮革五金”購買蠟線、縫針、打孔膠墊。
縫製皮革的雙針縫網路上有影片教學。在把裁剪後的皮革上下都縫上縫線後,用打火機稍微烤一下打結處把臘融化,結就會被壓扁。接著裁減適當寬度的魔鬼氈用強力膠貼在頭尾2邊,中間部分黏上裁減後的矽膠止滑墊就完成了。
我製作了3個皮革車架套,套於Strida收折時車架會彼此碰撞到的地方,完成後的使用效果非常好,車架不會碰傷,且我製作的車架套的寬度大約是我手掌的寬度,在做收折動作的時候可直接握住皮套,讓手不會一直握到鋁合金車管部分,這對保養去除電鍍保護層後的鋁合金車架有幫助。
7. 後警示燈
夜晚騎車還是一定要配後方警示燈才行,但原來置物籃只有反光片,所以還要花心思採購適合的警示燈。其實市面上適合架在Strida置物籃下原來反光片位置的警示燈不多,要找到尺寸、美觀、功能、鎖固方式都契合的很不容易,而原廠所售的警示燈很便宜,但品質也沒有很好,Strida店員也不推,所以這個部分也是花了不少時間跟心思。
後來我找到Dosun的這款ESC10充電型警示燈,不但外殼是鋁合金的,外觀大小完全契合,功能性也很好,照射廣度及電池續航力都相當不錯,可以說幾乎像是為Strida量身訂做的。但是問題是Dosun只附上黑色車管橡膠固定套,並沒有提供能夠鎖上置物籃的雙孔鎖固件,而市面上的置物籃轉接鎖固件不是鎖孔寬度可能不對,就是適合的材質是塑料而不是金屬,質感不好,所以鎖固件的部分看來又要自己DIY做了。
測量Strida置物籃鎖反光片的2個鎖點的距離後,我在五金行找到一片4孔不鏽鋼長條(看起來很像鎖大門的轉軸的金屬片),發現第一到第三孔的距離剛好符合鎖點孔距,而第二孔剛好在中間,只要將他擴孔就能讓警示燈背後鎖固橡膠套的圓型件穿過去把燈鎖在鐵片上。於是我買了這個不鏽鋼條後,到興城街(台北打鐵街)請師傅幫我在指定裁切處把頭尾不要的部分裁掉並在中央擴孔到直徑11mm寬,就完成了訂製的警示燈固定座。做皮革車架套有裁切後剩的矽膠墊,我切了2小塊墊住彌補高低差,同時也讓燈固定後不會晃。
後燈發光樣貌
8. 前燈
前燈我選購看上很久的日本Bullet Lighting鋁合金子彈燈,但同樣的他只附上黑色橡膠固定套,原廠另外出的金屬固定件又不能讓我鎖在前把上,所以只好又DIY想辦法了。
我的解決方案是用那種固定水管的金屬管夾。樣式有很多種,我在太原路的五金行買到下圖這款不鏽鋼管夾,一個5塊錢,繞前把手時直接把前後2孔多凹折繞360度讓2孔合在同一點,然後去買配合的圓頭螺絲及墊片,取代原來子彈燈的平頭螺絲,讓螺絲從下而上穿過管夾孔鎖固子彈燈底座。
在管夾內部我有黏一層做皮革車架套剩的1.5mm厚矽膠止滑墊,這樣管夾鎖在前把金屬上時才能很穩固不亂跑。
9. 車頭飾片及鈴鐺
我在逛台北最有型的手工訂製鋼管車店Bambino Village時看到老闆有在賣他搜羅來的車頭金屬飾片,於是我挑選了這款最合這台車的飾片用AB膠貼在車頭下,同時也跟老闆買他帶的日製金屬鈴鐺。飾片帶來畫龍點睛的效果,幫整個舊車翻新工程劃下完美的句點,耗時3個多月的改造工作終於大功告成。
我很喜歡看"舊車改造突擊隊 Overhaulin"這個節目,而當我完成我的這台Strida老車改造時,也深刻體會到Overhaulin裡每個車主對Chip Foose團隊幫他把車庫裡快廢掉的經典老車改造成為富有車主個人品味的新車的感動。
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This time, I’ve been overhauled!
你改的真的超讚的!!! 佩服!!!
讚讚
太美了!
讚讚
謝謝!
讚讚